当前位置: > 教育科研 > 教研论文 >
客观面对 开拓创新 在追赶超越中砥砺前行 ——县级教研室的发展困惑与对策
来源: 韩城市教学研究室 作者:程永安 加入时间:2017-06-21 县级教研室是教育局的下属事业单位,履行着基础教育教学业务研究、管理、指导、服务四大职能。县级教研室作为县域内教学研究的核心组织机构,它的创新发展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由于历史原因,教研室的发展既缺乏国家政策保障,相关生存经验的借鉴,也缺乏对自身发展的研究,在现实中,四大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或有所偏重,使许多关心教研事业的人们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奈,但越是在困境中,越要不断地尝试探索,韩城市教学研究室在韩城市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大环境下,也经历了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为此结合近几年的发展历程,针对教研室的发展提出以下观点和对策。
一、提升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是教研室研究职能得以发挥的永恒主题。
教育教学中,教研工作始终是幕后工作,近年来虽然从上到下思想重视,但仍然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例如:教研课题的研究,立项及结题数量逐年上升,但很多课题结题后便束之高阁,课题成果的实用推广寥寥无几;高效课堂和自主学习等方面的教学探索多流于形式,缺乏深入研究。然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第九部分“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指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那么,如何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有效地帮助教师将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上、作用在学生身上、提升到学校的发展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近年来的尝试中,我们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有效性,增强研究问题的针对性,增强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一是紧抓课题研究,规范研究过程。从选题、立项、开题、研究、资料积累、总结汇报、结题推广等环节加强考核,进一步增强研究过程的逻辑性,增强研究策略措施在具体实施中的真实性和扎实性,增强研究结果的效益性和呈现度,从而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二是加强理论指导,鼓励改革探索。在高效课堂和自主学习方式探索方面,各校情况千差万别,我们采取了理论支持,鼓励探索、正确引导的做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会、示范课、推进会等活动,激发教师探索适合校本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提倡各校充分挖掘本校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及现有教育资源,开发既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又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进一步增强教研工作的实用性。三是通过考核评比,树立典型示范。积极开展“一校一品”特色校建设,按照“全面撒网,整体推进,掀起热潮,激发活力,充分准备,公平竞争”的思路,以遴选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推动学校校本研修、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等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让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动起来,在竞争的氛围中激励各学校完善提升,再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其示范性和带动性,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二、增强质量考核的科学性,是教研室管理职能充分发挥的有力武器。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现实的话题。家长、社会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与学校实际的教学效果的矛盾始终是存在的,当对教学质量的期望越高,往往学校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越不均衡,作为教研机构,如何才能选择一种平衡策略,或者找准一个切入点,又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韩城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教育底蕴丰厚而历史久远,加之目前的经济大幅提升,社会和家庭对教育质量的期望值日益攀升,向大城市进军的择校问题尤为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面临的则是优质生源稀缺,提升质量困难的瓶颈问题。为此,我们以考试为突破口,但不唯考试论,正如教育厅基教处王彬武处长在《似是而非的“应试教育政治正确”说》一文中说道:教育无法回避考试升学的现实,只要有教育就会有考试,只要有人才需求就会有人的筛选机制,考试无疑是较为公平合理的选人机制。反对应试教育不是反对考试的存在,而是反对那些不恰当的应对考试的方式。所以,我们抓住了科学考核这一管理的有力武器,发挥好考试这一指挥棒的作用。
一是实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网上阅卷和评价体系。为了考试检测更加科学化,教研室为各校组织安装了网上阅卷系统,实现了网上阅卷系统全市覆盖,教师人人能自主熟练网上阅卷,校校能组织网络化考试。每次测试结束,考试系统会全方位分析每名教师的教学落实情况,每名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每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成效和缺失等,以大数据结果为依据,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二是建立完善一套科学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从考试管理抓起,不断优化评价标尺。出台《联评联考实施方案》,定期组织各段教学联考联评,一年两次,异校监考,统一集中阅卷登分,充分发挥考试这一指挥棒的作用。我市地理环境复杂,对于义务教育段各校考核评价我们改革“一刀切”的评价机制为四类(城区一类、城区二类、平原、山区)分评,进一步体现质量检测公平性,从而激发学校提升质量的积极性。 三是重视质量分析,发挥考试效力。按照“以考代管、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研、以考调节”的原则,加强考试成绩分析环节,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带课教师认真做好自我反思,从主观找问题,写出整改措施,教研室把质量分析作为校本研修的一项内容,纳入常规检查项目,提高了教学行为的实效性,从而增强了教育的竞争实力。
三、注重教研活动的常态化,是教研室指导职能全面发挥的有效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是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研活动不但是全面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不二法门,也是向社会展示教育教学成果的窗口,但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致使教研机构中教研结构和设置不合理、学科不配套,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加之学校能常态化深入开展教研工作的为数不多,其内容和形式也大多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根本性问题往往重视不够或研究不力。因此,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教研室开展长期的、及时的、贴近教师实际的有效指导。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有效开展、指导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常态化又是一个议题。为此,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转换教研员角色。教研活动中教研员要由指导者、鉴定者变为教师成长的促进者,教研活动的内容的确定也要依据教师的需要,研究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搭建常态化的教师交流共享的平台,引导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教师中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促使更多的教师常态化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革新活动形式。把平时的视导、督查、巡视等指导方式全方位融入到活动的开展之中,遵循“三结合”原则,即将教研活动的指导与相关现场会、推进会等有机结合;将教研活动的效果与推进示范校有机结合;将教研活动的开展与考核评比有机结合。这样,既节省人力资源又能一举多得。三是深入开展竞赛。在中学开展全学科的学生竞赛活动,小学开展形式各异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幼儿教师中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把加强学科竞赛工作纳入教学常规中,做到学科竞赛进课堂,切实抓尖子生培养;“以赛促教”,通过基本功比武、赛教、能手评选等活动,助推名师脱颖而出,带动教师团队整体推进。
四、推进教师队伍整体提升,是教研室服务职能有效发挥的基本要求。
服务职能是目前县级教研室的主要职能,不是因为其性质决定,而是现实的各级教育部门的职能和教育发展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所要求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服务教师就是服务教育,教师成长怎样?发展如何?虽然直接重任在学校,但作为基层教研室,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机构,也肩负着教师专业成长引领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的重任,目前,基层教师队伍面临整体水平不高,难以自我突破,职业倦怠明显的问题,我们要利用自身工作特点与优势,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方向性,为广大教师构筑专业成长的通道,创造各类展示自己的机会,搭建自我超越的途径与平台,同时,协助学校为相关教师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奋斗目标。让教师发展的目标性更具体,实效性更明显,从而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活力。
一是完善各类考核办法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全方位打好服务的基础性工程。教师是需要激励的,他们有进步的要求,有成功的需要,所以对于校本研修、课题研究、高效课堂、名师培养等,教研室及时给予教师引领、指导,奠定好教师成长的基础性工程,使他们的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更加科学规范。同时积极评选推荐教研成果,推荐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成果评比活动,使老师们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并激发起老师们进一步走向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二是坚持服务与指导,服务与检查,服务与提高的有机融合。首先,常态化开展教学视导活动,下移工作重心,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深入山区、平原学校,深入课堂,通过听、评、观、查,加强教学“视”的针对性,“导”的有效性,不走过场,面对面与一线教师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其次,教学常规检查每次分别确定重点,检查贯彻“短(时间短)、平(过程平稳不干扰教学)、快(速度快)、细(细致深入)、突(不打招呼随机查)、实(注重实效)”的六字方针,做到及时反馈,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全市通报,达到高速度、高效率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三是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突显信息化时代服务方式方法的适时转变。要让学校领导走出去,了解当前教育动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让骨干教师要走出去,利用良好的研训平台和有效的研训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作用,加强专业引领;要让更多的老师走出去,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同时还要通过建立大教研组、教研区域等手段创造更多机会,实现所有教师有现场学习的感受,亲临培训的体验,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要把专家请进来,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座,教学问题的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具体指导,帮学校指明研究方向,帮教师就地成长;把省内外名师请进来,用他们的课堂教学引导教师、教学经验启发教师、教学故事感动教师……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优越感,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教师,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有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是民生之本,强国之基,县级教研室的改革与发展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尽管前路迷雾重重,面临各种艰难险阻,但我们依然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念,稳健的步伐砥砺前行,加快教育质量的追赶超越!